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根据国际统一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
图表 1 医疗信息化建设层次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阶段,即以划价/收费系统、财务系统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二、三级医院基本普及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小型医院的需求亦然强盛,而且随着科技和医疗行业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升级需求也很旺盛。此外,我国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普及率较低,公共卫生信息化还处于试验阶段。
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出台,把长期压抑的医疗信息化需求释放出来。在卫生医疗各领域,基于信息决策和管理的需求是刚性的。医改方案里已经提出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任务。卫生部已经初步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国家将投入数百亿资金进行医疗平台、基础数据库和专用网络建设,同时地方政府还将有配套资金的投入。目前卫生部选择了上海、浙江、山东等省份作为试点,重点推出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在部分医院开展远程医疗试点工作。
近年来,国家在医疗信息化投资上可以说是“大手笔”。截至2013年,全国省级平台试点三批共18个省,相关地市平台超过50个,而各地自发投资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百个建设试点已经启动。一般中央拨款与地方配套的比例是1:1,也就是说,在中央投资100亿元的前提下,地方配套也会有100亿元。比如,山东省从2013年起将投资近4亿元完成140个县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及23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配置。
图表 2 2013-2015年我国医疗IT投资规模变化及预测
2012年8月,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来十年里,政府将投资61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电子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上。具体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国家电子病历,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医疗信息化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国内医疗行业每年投入IT的规模仅占医院年收入的0.3%-0.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3%-5%的水平,这也同时说明,我国医疗信息化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牙膏行业研究报告是尚普咨询牙膏行业研究部依托多年来对牙膏市场的研究,结合牙膏历年供需关系变化规律、产品消费结构、应用领域、市场发展环境、相关政策扶持等,对牙膏产业内的企业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采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学研究方法撰写而成,并由尚普咨询旗下中国产业投资决策网对外首次发布。
牙膏行业研究报告对牙膏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刻的分析了牙膏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牙膏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动态、重点企业财务状况、相关政策以及产业链影响等研究报告具体研究领域涵盖产品类别、市场容量、产销规模、价格行情、技术特点、原材料供应、消费群体、消费结构、地区格局、品牌竞争、企业竞争、产业政策、盈利预测、行业前景等。本研究报告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公司和牙膏行业相关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投资进入机会、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
      本研究报告可用于拟上市IPO企业在国内或
香港上市撰写招股说明书的业务与技术部分时,作为牙膏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进行参考,同时可用于企业挂牌
新三板递交申报材料时使用。此外,企业在国内上市时,关于募集资金使用及投向的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亦可借鉴本牙膏行业研究报告的数据和信息,作为引用。